1、燃烧可能产生毒性物质的危险货物着火时,应佩戴防毒面具,站在上风口进行扑救。 ( )
A、正确
B、错误
答案:A
解释:《道路危险货物运输从业人员从业资格培训教材》第四篇单元三模块一各类危险货物装卸安全及事故应急处置中指出:大部分毒性物质在着火、受热或与水、酸接触时,能产生有毒和刺激性气体及烟雾,灭火人员必须根据毒性物质的性质采取不同的消防方法,在扑救火灾时,尽可能站在上风方向,并戴好防毒面具等。
2、《危险货物分类和品名编号》(GB6944-2005) 中,第8类腐蚀性物质不分项。 ( )
A、正确
B、错误
答案:A
解释:《道路危险货物运输从业人员从业资格培训教材》第一篇单元二模块一中得出:《危险货物分类和品名编号》(GB6944-2005)中,第8类腐蚀性物质不分项。
3、在运输易燃液体过程中最主要的危险是易挥发的蒸气易与空气混合,引发燃烧和爆炸。 ( )
A、正确
B、错误
答案:A
解释:《道路危险货物运输从业人员从业资格培训教材》第四篇单元三模块一各类危险货物装卸安全及事故应急处置中指出:易燃液体在常温下易挥发,其蒸气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同时还具有高度流动性和扩散性。
4、某类危险货物只具有本类危险货物的主要特性。例如,腐蚀性物质只具有腐蚀特性。 ( )
A、正确
B、错误
答案:B
解释:《道路危险货物运输从业人员从业资格培训教材》第一篇单元二模块一中得出:大多数危险货物都兼有两种以上得性质。
5、当爆炸品发生撒漏时,( )将收集的撒漏物重新装入原包装内。
A、可以
B、一般情况下可以
C、绝对不允许
答案:C
解释:《道路危险货物运输从业人员从业资格培训教材》第二篇单元我二模块一爆炸品中指出:对爆炸物品撒漏物,应及时用水湿润,再撒以锯末或棉絮等松软物品收集后并保持相对湿度,报请公安部门或消防人员处理,绝对不允许将收集的撒漏物重新装入原包装内。
6、液体罐车转弯时,为了防止侧翻,一定要注意( )。
A、靠左行驶
B、使用灯光
C、控制车速
答案:C
解释:转弯时,罐车体积大,不易控制,所以要提前减速,控制好车速。
7、气温( ) ,毒性物质的挥发性越大,同时还会增加毒性物质的溶解度和加剧人体呼吸的次数,从而增加毒害品进入人体的可能性。
A、越低
B、越高
C、越不确定
答案:B
解释:《道路危险货物运输从业人员从业资格培训教材》第一篇单元二模块八中得出:气温越高,毒性物质的挥发性越大,同时还会增加毒性物质的溶解度和加剧人体呼吸的次数,从而增加毒害品进入人体的可能性。
8、经检验合格的道路危险货物运输罐车压力表,应有铅封和( )。
A、检验合格证
B、销售合格证
C、出厂合格证
答案:A
解释:参考《道路危险货物运输从业人员从业资格培训教材》:经检验合格的道路危险货物运输罐车压力表,应有铅封和检验合格证。
9、大部分毒性物质着火时,能产生有毒和刺激性气体及烟雾。扑救时,应尽可能站在上风处,并戴好防毒面具。( )
A、正确
B、错误
答案:A
解释:《道路危险货物运输从业人员从业资格培训教材》第四篇单元三模块一各类危险货物装卸安全及事故应急处置中指出:大部分毒性物质在着火、受热或与水、酸接触时,能产生有毒和刺激性气体及烟雾,灭火人员必须根据毒性物质的性质采取不同的消防方法,在扑救火灾时,尽可能站在上风方向,并戴好防毒面具等。
10、按照《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 GB191) 规定,图示表示( )标志。
A、禁止翻滚
B、向上
C、温度极限
答案:C
解释:《道路危险货物运输从业人员从业资格培训教材》第一篇单元三模块三中得出:按照《包装储运图示标志》(GB191)规定,图示表示温度极限标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