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托运凭证运输的危险货物,托运人可以不提交相关证明文件。 ( )
A、正确
B、错误
答案:B
解释:《道路危险货物运输从业人员从业资格培训教材》第一篇单元五模块二中托运证明文件指出:托运须凭证运输的危险货物,除填写托运书外,还需提供相应证明文件,证明文件作为托运书的附录,在托运时一并交付给承运人。
2、驾驶人员、押运人员、装卸管理人员必须掌握危险化学品运输的安全知识,并经所在地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 )考核合格,取得从业资格证,方可上岗作业。
A、交通部门
B、质检部门
C、经贸部门
答案:A
解释:《道路运输从业人员管理规定》中明确表示驾驶人员、押运人员、装卸管理人员必须掌握危险化学品运输的安全知识,并经所在地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交通运输主管部门考核合格,取得从业资格证,方可上岗作业。
3、《危险货物分类和品名编号》( GB6944-2005)中,按危险货物具有的危险性或最主要的危险性把危险货物分为9个类别。 ( )
A、正确
B、错误
答案:A
解释:《道路危险货物运输从业人员从业资格培训教材》第一篇单元二模块一中得出:《危险货物分类和品名编号》(GB6944-2005)中,按危险货物具有的危险性或最主要的危险性把危险货物分为9个类别。
4、道路危险货物运输车辆标志牌按《危险货物分类和品名编号》(GB6944-2005) 规定的危险货物的类、项和车辆载质量分型。 ( )
A、正确
B、错误
答案:A
解释:《道路危险货物运输从业人员从业资格培训教材》第一篇单元四模块二道路危险货物运输车辆的安全设施中指出:道路危险货物运输车辆标志牌按《危险货物分类和品名编号》(GB6944-2005)规定的危险货物的类、项和车辆载质量分型。
5、道路危险货物运输过程中,不配备押运人员,由( )处2 万元以上10 万元以下的罚款。
A、交通部门
B、质检部门
C、公安部门
答案:C
解释:《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第八十九条规定,通过道路运输危险化学品,不配备押运人员的由公安部门处2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的罚款。
6、利用拖地橡胶带中的金属导体与地面接触,可以及时排除静电,以达到安全运输的目的。 ( )
A、正确
B、错误
答案:A
解释:《道路危险货物运输从业人员从业资格培训教材》第一篇单元四模块二道路危险货物运输车辆的安全设施中指出:通过拖地带橡胶层中的金属导体与地面接触及时排除静电,从而减少静电的聚集,达到安全运输的目的。
7、根据《危险货物分类和品名编号》 ( GB6944-2005) , 危险货物分为( )类。
A、8
B、9
C、7
答案:B
解释:《道路危险货物运输从业人员从业资格培训教材》第一篇单元一模块三国家标准:按危险货物具有的危险性或最主要的危险性分为9个类别,分别为第1类爆炸品;第2类气体;第3类易燃液体;第4类易燃固体、易于自燃的物质、遇水放出易燃气体的物质;第5类氧化性物质和有机过氧化物;第6类毒性物质和感染性物质;第7类放射性物质;第8类腐蚀性物质;第9类杂项危险物质和物品。
8、图示道路危险货物运输车辆标志牌,表示该车辆可以承运( )。(底色:红色,图案:黑色)
A、爆炸品
B、第2.2 项非易燃无毒气体
C、第2.1 项易燃气体
答案:C
解释:《道路危险货物运输从业人员从业资格培训教材》第一篇单元三模块三中得出:图示道路危险货物运输车辆标志牌,表示该车辆可以承运第2.1项易燃气体。(底色:红色,图案:黑色)
9、遇热、遇潮容易引起燃烧、爆炸或产生有毒气体的危险货物,在装运时应采用( )措施。
A、隔热、防潮
B、密封
C、防尘
答案:A
解释:参考《道路危险货物运输从业人员从业资格培训教材》:遇热、遇潮容易引起燃烧、爆炸或产生有毒气体的危险货物,在装运时应采用隔热、防潮措施。
10、易燃液体的温度升高,挥发量增加,易燃易爆性( )。
A、增大
B、减小
C、不变
答案:A
解释:《道路危险货物运输从业人员从业资格培训教材》第一篇单元二模块五中得出:易燃液体的温度升高,挥发量增加,易燃易爆性增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