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在道路运输毒性物质过程中,应随车携带( )。
A、苫布
B、麻袋
C、防毒面具
答案:C
解释:《道路危险货物运输从业人员从业资格培训教材》第二篇单元二模块六毒性物质和感染性物质中指出:驾驶员应根据所装运剧毒化学品的毒性、状态、包装情况,检查配备防护用品,如工作服、手套、防毒口罩、护目镜或轻型防护服、毒面具等。
2、道路危险货物运输罐车卸货前,应确认所卸货物与贮罐所标货物名称是否( )。
A、相似
B、相符
C、不同
答案:B
解释:《道路危险货物运输从业人员从业资格培训教材》第四篇单元二模块三道路危险货物运输装卸管理作业中指出:危险货物道路运输罐车卸货前,应确认所卸货物与贮罐所标货物名称是否相符。若装卸危险货物与运单或贮罐标示不符时,应拒绝装卸。
3、危险货物是指具有爆炸、易燃、毒害、感染、腐蚀、放射性等危险性,在运输、储存、生产、经营、使用和处置中,容易造成人身伤亡、财产损毁或环境污染而需要特别防护的物质和物品。 ( )
A、正确
B、错误
答案:A
解释:《道路危险货物运输从业人员从业资格培训教材》第一篇单元二模块一中得出:危险货物是指具有爆炸、易燃、毒害、感染、腐蚀、放射性等危险性,在运输、储存、生产、经营、使用和处置中,容易造成人身伤亡、财产损毁或环境污染而需要特别防护的物质和物品。
4、按照《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 GB191) 规定,图示表示( )标志。
A、禁止翻滚
B、向上
C、温度极限
答案:C
解释:《道路危险货物运输从业人员从业资格培训教材》第一篇单元三模块三中得出:按照《包装储运图示标志》(GB191)规定,图示表示温度极限标志。
5、列入危险货物的氧化物(如三氧化硫)除气体外,大部分都会与水发生反应生成碱或酸或释放出氧。所以,在运输过程中必须注意防水。 ( )
A、正确
B、错误
答案:A
解释:《道路危险货物运输从业人员从业资格培训教材》第一篇单元二模块四中得出:列入危险货物的氧化物(如三氧化硫)除气体外,大部分都会与水发生反应生成碱或酸或释放出氧。所以,在运输过程中必须注意防水。
6、《道路危险货物运输管理规定》 要求,( )只能运输散装硫磺、萘饼、粗蒽、煤焦沥青等危险货物。
A、货车列车
B、厢式汽车
C、倾卸式汽车
答案:C
解释:根据《道路危险货物运输管理规定》第二十四条:禁止使用报废的、擅自改装的、检测不合格的、车辆技术等级达不到一级的和其他不符合国家规定的车辆从事道路危险货物运输。除铰接列车、具有特殊装置的大型物件运输专用车辆外,严禁使用货车列车从事危险货物运输;倾卸式车辆只能运输散装硫磺、萘饼、粗蒽、煤焦沥青等危险货物。
7、道路危险货物运输从业人员无权拒绝运输、装卸不符合国家有关危险货物运输规定的危险货物。 ( )
A、正确
B、错误
答案:B
解释:《道路危险货物运输从业人员从业资格培训教材》第一篇单元五道路危险货物运输从业人员有权拒绝运输、装卸已有水渍、雨淋痕迹的遇水放出易燃气体的物质。
8、液氯和液氨( )在同一车厢配装,不能在同一库房内混储。
A、不能
B、可以
C、大多情况下可以
答案:A
解释:《道路危险货物运输从业人员从业资格培训教材》第一篇单元二模块四中得出:液氯和液氨不能在同一车厢配装,不能在同一库房内混储。
9、道路运输甲醇的车辆发生阀门泄漏时,首先应( ) ,再通知本单位或有关部门。
A、通知就近单位
B、通知运管部门
C、采取有效封堵措施
答案:C
解释:《道路危险货物运输从业人员从业资格培训教材》第二篇单元二模块六毒性物质和感染性物质中指出:运输途中若发生燃烧、爆炸、污染、中毒或者被盗、丢失、流散、泄漏等事故,驾驶人员应会同押运人员采取应急处置措施。
10、扑灭易燃液体着火的最有效方法,是采用泡沫、二氧化碳、干粉灭火剂进行扑救。 ( )
A、正确
B、错误
答案:A
解释:《道路危险货物运输从业人员从业资格培训教材》第四篇单元三模块一各类危险货物装卸安全及事故应急处置中指出:扑灭易燃液体火灾的最有效方法,是采用化学泡沫灭火剂以及干砂覆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