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苯是无色透明液体,易挥发,具有芳香气味;易溶于有机溶剂,不溶于水,故 ( )用水扑救苯引起的火灾。

A、不能

B、能

C、完全可以

答案:A

解释:《道路危险货物运输从业人员从业资格培训教材》第一篇单元二模块五中得出:苯是无色透明液体,易挥发,具有芳香气味;易溶于有机溶剂,不溶于水,故不能用水扑救苯引起的火灾。

2、有机过氧化物、金属过氧化物着火时,可用( ) 扑救。

A、水

B、泡沫灭火器

C、砂土或干粉

答案:C

解释:《道路危险货物运输从业人员从业资格培训教材》第四篇单元三模块一各类危险货物装卸安全及事故应急处置中指出:万一发生火灾时,对有机过氧化物、金属过氧化物、有机过氧酸及其衍生物不能用水扑灭,因为这些氧化性物质和水作用可以生成氧气,能帮助燃烧、扩大火势,只能用砂土、干粉、二氧化碳灭火剂进行灭火。

3、当( )着火时,禁止用水灭火。

A、碳化钙(电石)

B、红磷

C、硫磺

答案:A

解释:《道路危险货物运输从业人员从业资格培训教材》第一篇单元六模块一常见火灾事故及其防范措施中指出:有的物品遇水后产生可燃的碳氢化合物(气体),同时放出热量引起燃烧、爆炸,碳化钙(电石)遇水产生乙炔气,三丁基硼遇水产生丁醇。

4、驾驶人员、押运人员、装卸管理人员必须掌握危险化学品运输的安全知识,并经所在地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 )考核合格,取得从业资格证,方可上岗作业。

A、交通部门

B、质检部门

C、经贸部门

答案:A

解释:《道路运输从业人员管理规定》中明确表示驾驶人员、押运人员、装卸管理人员必须掌握危险化学品运输的安全知识,并经所在地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交通运输主管部门考核合格,取得从业资格证,方可上岗作业。

5、利用拖地橡胶带中的金属导体与地面接触,可以及时排除静电,以达到安全运输的目的。 ( )

A、正确

B、错误

答案:A

解释:《道路危险货物运输从业人员从业资格培训教材》第一篇单元四模块二道路危险货物运输车辆的安全设施中指出:通过拖地带橡胶层中的金属导体与地面接触及时排除静电,从而减少静电的聚集,达到安全运输的目的。

6、装运( )时,应先了解包装桶内有无充填保护气体。

A、碳化钙(电石)

B、汽油

C、乙醇

答案:A

解释:《道路危险货物运输从业人员从业资格培训教材》第四篇单元三模块一各类危险货物装卸安全及事故应急处置中指出:装卸钢桶包装的碳化钙时,应确认包装内有无填充保护气体。

7、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处于较高压力下使用的是( )包装。

A、玻璃瓶

B、耐压钢瓶

C、普通铁桶

答案:B

解释:《道路危险货物运输从业人员从业资格培训教材》第一篇单元三模块二中得出: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处于较高压力下使用的是耐压钢瓶包装。

8、道路危险货物运输车辆应按照《道路运输危险货物车辆标志》( GB13392-2005)的要求,使用危险品标志灯、标识和标牌。 ( )

A、正确

B、错误

答案:A

解释:《道路危险货物运输从业人员从业资格培训教材》第一篇单元四模块二道路危险货物运输车辆的安全设施中指出:道路危险货物运输专用车辆应当按照国家标准《道路运输危险货物车辆标志》(GB13392-2005)、《道路运输爆炸品和剧毒化学品车辆安全技术条件》(GB20300)要求,设置危险品标志灯和标牌

9、在“道路运输危险货物安全卡”上,应包括危险货物的( )。

A、凝点

B、沸点

C、灭火方法

答案:C

解释:《汽车运输危险货物规则》明确表示:在“道路运输危险货物安全卡”上,应包括危险货物的中英文名称、联合国编号以及灭火方法。

10、氧化性物质本身不一定可燃,但可以放出氧而引起其他物质的燃烧。 ( )

A、正确

B、错误

答案:A

解释:《道路危险货物运输从业人员从业资格培训教材》第一篇单元二模块四中得出:氧化性物质本身不一定可燃,但可以放出氧而引起其他物质的燃烧。

危险品从业资格模拟考试(100题)
相关内容 来宾2025危险品从业资格证模拟考试试题 南昌报名考试危险品从业资格证 2025揭阳危险品资格证考试 杭州危运押运员证考试需要什么条件 徐州危险品运输证考试的内容有什么 云南危险品运输考试重点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