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乘坐摩托车的人,不必戴安全头盔。
A、正确
B、错误
答案:B
解释:《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五十一条规定:“机动车行驶时,驾驶人、乘坐人员应当按规定使用安全带,摩托车驾驶人及乘坐人员应当按规定戴安全头盔。”
2、机动车驾驶人初次申领驾驶证后的实习期是多长时间?
A、6个月
B、12个月
C、16个月
D、18个月
答案:B
解释:《公安部令第123号》第六十四条规定: 机动车驾驶人初次申请机动车驾驶证和增加准驾车型后的12个月为实习期。
3、避免机动车爆胎的正确做法是降低轮胎气压。
A、正确
B、错误
答案:B
解释:降低轮胎气压的过程中,若是轮胎气压过低也是会造成爆胎的,因此这个做法不可行。所以本题错误。
4、驾驶机动车在下列哪种路段不得超车?
A、山区道路
B、城市高架路
C、城市快速路
D、窄桥、弯道
答案:D
解释:《道路交通安全法》第四十三条: 同车道行驶的机动车,后车应当与前车保持足以采取紧急制动措施的安全距离。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得超车: (一)前车正在左转弯、掉头、超车的; (二)与对面来车有会车可能的; (三)前车为执行紧急任务的警车、消防车、救护车、工程救险车的; (四)行经铁路道口、交叉路口、窄桥、弯道、陡坡、隧道、人行横道、市区交通流量大的路段等没有超车条件的。
5、驾驶机动车在没有中心线的道路上遇相对方向来车时怎样行驶?
A、减速靠右行驶
B、借非机动车道行驶
C、紧靠路边行驶
D、靠路中心行驶
答案:A
解释:《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第四十八条: 在没有中心隔离设施或者没有中心线的道路上,减速靠右行驶,并与其他车辆、行人保持必要的安全距离。
6、在冰雪路面上减速或停车,要怎样降低车速?
A、充分利用行车制动器
B、充分利用发动机的牵制作用
C、充分利用驻车制动器
D、充分利用缓速器
答案:B
解释:发动机制动有三个显著特点:一是由于差速器的作用,可将制动力矩平均地分配在左右车轮上,减少侧滑、甩尾的可能性;二是有效地减少脚制动的使用频率,避免因长时间使用制动器,导致制动器摩擦片的温度升高,使制动力下降,甚至失去作用;三是车速始终被限定在一定范围内,有利于及时降速或停车,确保行车安全。
7、驾驶人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发生重大事故致人死亡的处3年以上有期徒刑。
A、正确
B、错误
答案:B
解释:《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在道路上驾驶机动车追逐竞驶,情节恶劣的,或者在道路上醉酒驾驶机动车的,处拘役,并处罚金。有前款行为,同时构成其他犯罪的,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处罚。
8、这个标志是何含义?
A、小型车车道
B、小型车专用车道
C、机动车车道
D、多乘员车辆专用车道
答案:C
解释:此标志表示该车道只供机动车行驶。比多乘员车辆专用车道少俩人。
9、在行驶中,驾驶人在注意与前车保持安全距离的同时,也要谨慎制动,防止被后车追尾。
A、正确
B、错误
答案:A
解释:在行驶过程中要留意与前后车的距离,因此若是贸然使用制动,很容易使后车来不及反应发生追尾,所以本题正确。
10、驾驶机动车通过窄路、窄桥时,最高速度不能超过多少?
A、60公里/小时
B、50公里/小时
C、40公里/小时
D、30公里/小时
答案:D
解释:《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第四十六条: 机动车行驶中遇到进出非机动车道,通过铁路道口、急弯路、窄路、窄桥时最高行驶速度不得超过每小时30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