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郝某驾驶一辆越有84.84吨货物的重型自卸货车(核载15.58吨),行至滦县境内262省道34公里加623米处,与前方同向行驶的一辆载有45.85吨货物的货车(核载1.71吨)追尾碰撞后,侧翻撞向路边人群,造成192 死亡、17人受伤。双方驾驶人共同的违法行为是什么?
A、超速行驶
B、货车超载
C、疲劳驾驶
D、酒后驾驶
答案:B
解释:题目是在问共同的违法行为,明显是超载!
2、机动车驶入双向行驶隧道前,要如何使用灯光?
A、开启危险报警闪光灯
B、开启远光灯
C、开启雾灯
D、开启近光灯
答案:D
解释:凡是车辆进入双向行驶隧道,一般都应该开启近光灯,而不要开启远光灯。若是隧道本身没有灯光的,可以变换灯光行驶,但是会车前要转为近光灯。
3、驾驶机动车在对向没有来车的情况下可以超车。
A、正确
B、错误
答案:B
解释:如图所示,前方道路是连续急弯路,在这样的路段是不能超车的。因此本题错误。
4、泥泞路对安全行车的影响是车轮极易空转和侧滑。
A、正确
B、错误
答案:A
解释:因为泥泞路面很易滑,因此车轮容易空转或是侧滑,因此本题正确。
5、雨天机动车在高速公路行驶发生“水滑”现象时怎样处置?
A、急踏制动踏板减速
B、缓抬加速踏板减速
C、迅速转向进行调整
D、提速增大车轮排水量
答案:B
解释:所谓“水滑”现象就是雨天汽车在积水路面上高速行驶时,轮胎与路面间的存水不能排除,水的压力使轮胎上浮,形成汽车在积水路面上滑行的现象。选项ACD都有可能造成车辆侧滑等事故的发生,而通过缓抬加速踏板的方式减速才能真正让车渐渐减慢,因此本题选B。
6、受伤者在车内无法自行下车时,可设法将其从车内移出,尽量避免二次受伤。
A、正确
B、错误
答案:A
解释:如题,受伤者既然无法自行下车,那肯定说明是行动不便的,若不设法将伤者从车内转移出来,万一车子发生什么状况,受伤者可能都无法及时躲避,这样很容易造成更大的伤害。因此这题是正确的。
7、李某驾驶一辆大客车,乘载21人(核载35人),行驶途中察觉制动装置有异常但未处理,行至双岛海湾大桥时时速为50公里(该路段限速40公里),因制动失灵坠入海中,造成13人死亡、8人受伤。李某的主要违法行为是什么?
A、超速行驶
B、疲劳驾驶
C、客车超员
D、驾驶具有安全隐患的机动车
答案:AD
解释:1:察觉制动装置有异常但未处理 所以为驾驶故障机动车。2:行至双岛海湾大桥时时速为50公里(该路段限速40公里) 所以为超速行驶。此题注意核载35人就是规定可以做35个人,实际乘坐21人所以没有客车超员。
8、机动车行经视线受阻的急弯路段时,如遇对方车辆鸣喇叭示意,也应当及时鸣喇叭进行回应。
A、正确
B、错误
答案:A
解释:说法正确,鸣笛回应,让对方车辆知道有会车。
9、以下什么地点不能停车?
A、人行横道
B、停车场
C、山区容易塌方、泥石流路段
D、道路施划的停车泊位内
答案:AC
解释:停车场和划有停车位的地方可停,人行横道和容易塌方、泥石流危险的地方不停。
10、驾驶机动车行驶过程中,如遇到前方车辆行驶速度缓慢时,应持续鸣喇叭催促。
A、正确
B、错误
答案:B
解释:驾驶机动车行驶过程中,如遇到前方车辆行驶速度缓慢时,应注意观察车况,合理超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