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夜间驾驶汽车通过十字交叉路口交替使用远近光灯的目的是什么?
A、使其他交通参与者更容易发现自己
B、更容易看清路面情况
C、提醒其他车辆我在让行
D、以上说法都不对
答案:A
解释:交替使用远近光灯就是提醒的作用。
2、驾驶机动车在这种情况下要加速冲过顶破。
A、正确
B、错误
答案:B
解释:根据图来看,只能知道前方是一个制高点,但对于前方是平路还是下坡路并不清楚,因此不能加速通过。所以本题错误。
3、在冰雪道路上行车时,机动车的稳定性降低,加速过急时车轮容易空转或溜滑。
A、正确
B、错误
答案:A
解释:轮胎与地面的摩擦系数降低,轮胎不易附着在地面上,只要一加速,就极易空转或溜滑。
4、在没有绷带急救伤员的情况下,以下救护行为中错误的是什么?
A、用手帕包扎
B、用毛巾包扎
C、用棉质衣服包扎
D、用细绳缠绕包扎
答案:D
解释:根据受伤位置的不同和创面的大小,可以利用毛巾、手帕做成简易的三角巾。细绳由于其表面不是平整光滑的,也不够柔软。因此不能用来包扎,而棉质衣服相对比较柔软,因此可以。所以本题选D。
5、发生交通事故后,防止二次事故的有效措施是什么?
A、疏散人员
B、开启危险报警闪光灯
C、标记伤员的原始位置
D、正确放置危险警告标志
答案:ABD
解释:选项124都是防止二次事故的有效措施,而选项3则让人有种要明确责任归属的感觉了。因此本题选124。
6、机动车涉水后,制动器的制动效果不会改变。
A、正确
B、错误
答案:B
解释:涉水后,制动效果会降低。
7、驾驶机动车在山区路段超车时,以下做法正确的是什么?
A、提前开启左转向灯
B、提前鸣喇叭
C、确认前车让超后超越
D、直接加速超越
答案:ABC
解释:《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管理条例》第五十条:机动车超车,必须遵守下列规定:行经交叉路口、人行横道、漫水路、漫水桥等,不准超车。驾驶机动车在山区路段超车时,需要注意:提前开启左转向灯;提前鸣喇叭;确认前车让超后超越。
8、驾驶机动车在高速公路上行驶,车速超过100公里/小时,只要与同车道前车保持80米的距离即可。
A、正确
B、错误
答案:B
解释:机动车在高速公路上行驶,车速超过每小时100公里时,应当与同车道前车保持100米以上的距离。
9、在交通事故现场,一旦遇到有毒有害物质泄漏,一定要第一时间疏散人员,并立即报警。
A、正确
B、错误
答案:A
解释:《职业道德与安全行车知识》说明:在交通事故现场,一旦遇到有毒有害物质泄漏,一定要第一时间疏散人员,并立即报警。
10、驾驶机动车经过两侧有行人且有积水的路面时,应连续鸣喇叭提醒行人。
A、正确
B、错误
答案:B
解释:通过有行人且有积水的路段,应该减速慢行,防止积水溅到行人身上,连续鸣喇叭会使行人受到惊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