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机动车在道路边临时停车时,不得逆向或并列停放。

A、正确

B、错误

答案:A

解释:《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五十六条:在道路边临时停车的,不得妨碍其他车辆和行人通行。因此除了要靠路边之外,还要尽可能留出空间便于其他车辆通行。所以题目说不得逆向或并列停放是正确的。

2、驾驶机动车行经城市没有列车通过的铁路道口时允许超车。

A、正确

B、错误

答案:B

解释: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得超车:行经铁路道口、交叉路口、窄桥、弯道、陡坡、隧道、人行横道、市区交通流量大的路段等没有超车条件的。

3、路中心双黄实线是何含义?

A、可跨越对向车道分界线

B、禁止跨越对向车行道分界线

C、双侧可跨越同向车道分界线

D、单向行驶车道分界线

答案:B

解释:黄色 双黄 实线表示禁止跨越

4、这个标志是何含义?

A、禁止直行和向左转弯

B、禁止直行和向左变道

C、允许直行和向左变道

D、禁止直行和向右转弯

答案:A

解释:禁止直行和向左转弯:表示前方路口禁止一切车辆直行和向左转弯。此标志设在禁止直行和向左转弯的路口前适当位置。

5、机动车驾驶人血液中酒精含量大于或者等于多少可认定为醉驾?

A、20毫克/100毫升

B、60毫克/100毫升

C、80毫克/100毫升

D、50毫克/100毫升

答案:C

解释:机动车驾驶人血液中酒精含量大于或者等于80毫克/100毫升会被判定为醉驾。

6、驾驶达到报废标准的机动车上道路行驶的,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将会予以收缴。以下说法错误的是什么?

A、报废车机械老化、容易发生交通事故

B、车辆不符合安全技术标准,需要强制报废

C、不美观,影响城市形象

D、驾驶报废车影响驾驶人行车安全

答案:C

解释:由于报废车机械老化,极其不符合安全技术标准,因此很容易发生交通事故并影响驾驶人行车安全。为了保障道路交通安全,需要强制报废。与是否影响城市形象没有关系。

7、机动车在高速公路上行驶,遇到能见度低于200米的气象条件时,车速不得超过60公里/小时,如不按规定行驶,将被一次记6分。

A、正确

B、错误

答案:A

解释:高速公路行车限速:(1)最低限速60公里/小时(2)特殊情况限速:能见度小于200米限速60公里/小时、能见度小于100米限速40公里/小时、能见度小于50米限速20公里/小时。

8、学习机动车驾驶,应当先学习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和相关知识,考试合格后,再学习机动车驾驶技能。

A、正确

B、错误

答案:A

解释:《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规定:学习机动车驾驶,应当先学习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和相关知识,考试合格后,再学习机动车驾驶技能。

9、行政处罚决定被依法变更或者撤销的,相应记分不会被变更或者撤销。

A、正确

B、错误

答案:B

解释:《道路交通安全违法行为记分管理办法》规定,行政处罚决定被依法变更或者撤销的,相应记分应当变更或者撤销。

10、关于申请增加轻型牵引挂车准驾车型的要求,以下正确的说法是什么?

A、本记分周期和最近连续三个以上记分周期内没有记满12分记录的

B、取得小型汽车、小型自动挡汽车驾驶证1年

C、取得小型自动挡汽车驾驶证3年以上

D、本记分周期和最近连续一个记分周期内有记满12分记录的,已参加满分教育且考试通过

答案:B

解释:《机动车驾驶证申领和使用规定》规定,已持有机动车驾驶证,申请增加准驾车型的,应当在本记分周期和申请前最近一个记分周期内没有记满12分记录。申请增加轻型牵引挂车、中型客车、重型牵引挂车、大型客车准驾车型的,还应当符合下列规定:(一)申请增加轻型牵引挂车准驾车型的,已取得驾驶小型汽车、小型自动挡汽车准驾车型资格一年以上;(二)申请增加中型客车准驾车型的,已取得驾驶城市公交车、大型货车、小型汽车、小型自动挡汽车、低速载货汽车或者三轮汽车准驾车型资格二年以上,并在申请前最近连续二个记分周期内没有记满12分记录;(三)申请增加重型牵引挂车准驾车型的,已取得驾驶中型客车或者大型货车准驾车型资格二年以上,或者取得驾驶大型客车准驾车型资格一年以上,并在申请前最近连续二个记分周期内没有记满12分记录;(四)申请增加大型客车准驾车型的,已取得驾驶城市公交车、中型客车准驾车型资格二年以上、已取得驾驶大型货车准驾车型资格三年以上,或者取得驾驶重型牵引挂车准驾车型资格一年以上,并在申请前最近连续三个记分周期内没有记满12分记录。正在接受全日制驾驶职业教育的学生,已在校取得驾驶小型汽车准驾车型资格,并在本记分周期和申请前最近一个记分周期内没有记满12分记录的,可以申请增加大型客车、重型牵引挂车准驾车型。

科目一模拟考试(100题)
相关内容 宁夏交规模拟考试 宁波驾照科目一考试 白山科目一45分钟100题 黑河2025科目一仿真考试 襄阳科目一真实考试模拟 咸阳驾驶员考试科目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