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机动车驾驶人饮酒后驾驶机动车受到过处罚的,在最近几个记分周期内,不得通过接受交通安全教育扣减交通违法行为记分?

A、1

B、2

C、4

D、3

答案:C

解释:《道路交通安全违法行为记分管理办法》规定,机动车驾驶人申请接受交通安全教育扣减交通违法行为记分的,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受理。但有以下情形之一的,不予受理:(一)在本记分周期内或者上一个记分周期内,机动车驾驶人有二次以上参加满分教育记录的;(二)在最近三个记分周期内,机动车驾驶人因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或者饮酒后驾驶机动车,或者使用伪造、变造的机动车号牌、行驶证、驾驶证、校车标牌,或者使用其他机动车号牌、行驶证,或者买分卖分受到过处罚的;(三)机动车驾驶证在实习期内,或者机动车驾驶证逾期未审验,或者机动车驾驶证被扣留、暂扣期间的;(四)机动车驾驶人名下有安全技术检验超过有效期或者未按规定办理注销登记的机动车的;(五)在最近三个记分周期内,机动车驾驶人参加接受交通安全教育扣减交通违法行为记分或者机动车驾驶人满分教育、审验教育时,有弄虚作假、冒名顶替记录的。

2、行至漫水路时,应当怎样做?

A、空挡滑行

B、低速通过涉水路段

C、高速通过,减少涉水时间

D、高挡位低速通过

答案:B

解释:减速慢行,别快,别空挡。另外高挡位低速通过是什么玩意?高手玩的?太深奥了,咱新手不懂。

3、车辆上坡行驶,要提前观察路况、坡道长度,及时减挡使车辆保持充足的动力。

A、正确

B、错误

答案:A

解释:高档属于快速档,而低档却用于起步或者作有重力的运动而使用,上坡本然就形成一种重力,需要足够的马力才可以行驶,所以需要将档位降低才可以,如果使用高档,很可能导至功率不够形成熄火,甚至溜车!

4、超过机动车驾驶证有效期1年以上未换证的,车辆管理所应当处以何种处罚?

A、注销其驾驶证

B、注销行驶证

C、扣留机动车

D、罚款

答案:A

解释:《机动车驾驶证申领和使用规定》第四十二条机动车驾驶人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车辆管理所应当注销其机动车驾驶证:(一)死亡的;(二)身体条件不适合驾驶机动车的;(三)提出注销申请的;(四)丧失民事行为能力,监护人提出注销申请的;(五)超过机动车驾驶证有效期一年以上未换证的;(六)超过规定时间一年以上未提交身体条件证明的;(七)年龄在60周岁或者70周岁以上持有不适合准驾车型驾驶证的。如你的驾驶证还在有效期一年内,则没被注销;超过驾驶证有效期一年以上未换证,将被注销驾驶证;驾驶证被注销后为无证驾驶。

5、驾驶证审验内容不包括以下哪一项?

A、道路交通安全违法行为、交通事故处理情况

B、身体条件情况

C、道路交通安全违法行为记分及记满12分后参加学习和考试情况

D、机动车检验情况

答案:D

解释:驾驶证审验内容包括:道路交通安全违法行为、交通事故处理情况;身体条件情况;道路交通安全违法行为记分及记满12分后参加学习和考试情况。

6、对机动车进行安全技术检验的机构应该按照国家标准检验,并对其检验结果承担法律责任。

A、正确

B、错误

答案:A

解释:《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规定: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由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机构实施。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机构应当按照国家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标准对机动车进行检验,对检验结果承担法律责任。

7、将转向灯开关向上提,左转向灯亮。

A、正确

B、错误

答案:B

解释:向上提是右转弯,向下拉是左转弯,与方向盘的转动方向一致

8、驾驶机动车通过学校门口的人行横道,只要没有行人经过,就可以加速通过。

A、正确

B、错误

答案:B

解释:人行横道线是为行人横过道路而设置的安全通道上的标线,常被称为“生命线”。驾驶机动车通过学校门口的人行横道时,一定要及时减速,注意观察道路两侧及周围的情况,时刻提防学生横过道路。

9、假如您在高速公路上不小心错过了准备驶出的路口,正确的操作应该是?

A、紧急刹车,倒车至想要驶出的路口

B、继续前行,到下一路口驶离高速公路掉头

C、在应急停车道上停车,等待车辆较少的时候再伺机倒车

D、借用应急车道进行掉头,逆向行驶

答案:B

解释:《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定:如果在高速公路上倒车、逆行、穿越中央分隔带掉头等严重交通违法行为,200元处罚、一次性记12分。所以应该继续向前行驶,寻找下一个出口。

10、机动车在设置了禁停标志的路段,不得停放车辆,否则一次记2分。

A、正确

B、错误

答案:B

解释:《道路交通安全违法行为记分管理办法》规定:驾驶机动车违反禁令标志、禁止标线指示的,一次记1分。

科目一模拟考试(100题)
相关内容 台州交警网模拟考试 机动车驾驶模拟考试-驾驶员试题 驾考全真考试 淮南2025最新科目一考试题目 玉溪驾照注销恢复考试题库 西双版纳下载科目一模拟考试2025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