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发生交通事故后,因抢救受伤人员需要变动现场的,应当标明其位置。
A、正确
B、错误
答案:A
解释:《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五章第七十条:在道路上发生交通事故,车辆驾驶人应当立即停车,保护现场;造成人身伤亡的,车辆驾驶人应当立即抢救受伤人员,并迅速报告执勤的交通警察或者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因抢救受伤人员变动现场的,应当标明位置。乘车人、过往车辆驾驶人、过往行人应当予以协助。
2、教练员运用动画模拟教学时,对于动画模拟内容( ) 。
A、作适当的讲解
B、不作讲解
C、根据学员要求作讲解
答案:A
解释:本题详情查看《机动车驾驶培训教练员》:教练员运用动画模拟教学时,对于动画模拟内容应当作适当的讲解。
3、恶劣条件下的驾驶训练适宜采用( ) 。
A、模拟器教学
B、多媒体教学
C、实车教学
答案:A
解释:恶劣条件下的驾驶训练适宜采用模拟器教学,紧急情况下的应急处置知识教学适宜采用多媒体教学,车辆结构常识适合采用教学模具教学。
4、道路驾驶训练的路线和时间由( )。
A、驾校确定
B、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指定
C、学员提出
D、教练员选择
答案:B
解释:本题详情查看《机动车驾驶培训教练员》:道路驾驶训练的路线和时间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指定。
5、为保证教学质量,教练员应( )。
A、优先选择先进的教学手段
B、选择成本低的教学手段
C、在授课中视情况选择教学手段
答案:C
解释:本题详情查看《机动车驾驶培训教练员》:为保证教学质量,教练员应在授课中视情选择教学手段。
6、汽车行驶速度越快,驾驶员的反应时间越短。
A、正确
B、错误
答案:B
解释:汽车行驶速度越快,遇到突发情况时驾驶员的反应时间越长,相应的制动距离也越长。
7、在事故现场抢救伤员时,对下肢骨折或内脏受损的伤员,适宜采取( )的方法将伤员搬移至安全区域。
A、单人抱持
B、多人平抬
C、担架搬运
答案:C
解释:本题详情查看《机动车驾驶培训教练员》:在事故现场抢救伤员时,对下肢骨折或内脏受损的伤员,适宜采取担架搬运的方法将伤员搬移至安全区域。
8、夜间开启远光灯行车时,突然发现前方有行人横穿道路,教练员应及时提示学员___。( )
A、立即变换近光灯
B、鸣喇叭警告
C、制动减速
D、使用远光灯继续行驶
答案:AC
解释:本题详情查看《机动车驾驶培训教练员》:夜间开启远光灯行车时,突然发现前方有行人横穿道路,教练员应及时提示学员立即变换近光灯、制动减速。
9、用起动机启动发动机时,每次不能超过( )秒。
A、5
B、10
C、15
答案:A
解释:本题详情查看《机动车驾驶培训教练员》:用起动机启动发动机时,每次不能超过5秒,用起动机启动发动机不成功时,再次启动发动机必须间隔15秒。
10、训练中正确观察各仪表是指( )。
A、水温表保持在80℃—90℃之间
B、电流充电时指针偏“+”号一侧
C、发动机怠速运转指针则指在“0”不动
D、空气压力表气压444kp
答案:ABD
解释:本题详情查看《机动车驾驶培训教练员》:训练中正确观察各仪表是指水温表保持在80℃—90℃之间,电流充电时指针偏“+”号一侧,空气压力表气压444k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