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机动车进出非机动车道,通过铁路道口、急弯路、窄路、窄桥时,最高行驶速度不得超过( )。

A、30km/h

B、40km/h

C、50km/h

答案:A

解释:机动车行驶中遇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最高行驶速度不得超过每小时30公里,其中拖拉机、电瓶车、轮式专用机械车不得超过每小时15公里;进出非机动车道,通过铁路道口、急弯路、窄路、窄桥时。

2、在未封闭的道路上行车,遇到如图所示情况时,教练员应提示学员( )。

A、减速,确认右后侧交通情况安全后,从右侧缓速通过

B、鸣喇叭警告行人让行,从右侧加速通过

C、鸣喇叭警告行人让行,直行加速通过

答案:A

解释:本题详情查看《机动车驾驶培训教练员》:在未封闭的道路上行车,遇到如图所示情况时,教练员应提示学员减速,确认右后侧交通情况安全后,从右侧缓速通过。

3、驾驶员产生驾驶疲劳的主要原因有( )。

A、连续驾驶时间过长

B、身体状况不良

C、长期在单一路况下驾驶

D、睡眠不足

答案:ABCD

解释:连续驾驶时间过长,身体状况不良,长期在单一路况下驾驶,睡眠不足是驾驶员产生驾驶疲劳的主要原因。驾驶疲劳时一般会出现频繁打哈,欠眼皮发沉,注意力不集中,走神,头晕目眩、反应迟钝等现象明显表现。

4、教育心理学主要研究教育者在教学过程中的心理活动及其规律。

A、正确

B、错误

答案:B

解释:应该是错的!书上说的是研究受教育者而不是教育者。

5、学员必须规范地进行的会车、超车、让超车。

A、正确

B、错误

答案:A

解释:本题详情查看《机动车驾驶培训教练员》:变更车道的驾驶方法是学员必须掌握的内容之一,学员必须规范地进行的会车、超车、让超车。学员通过路口应能够根据道路交通状况,以安全的速度和方法通过路口。

6、教案中的教学目标是指教学应达到的预期效果。

A、正确

B、错误

答案:A

解释:本题详情查看《机动车驾驶培训教练员》:教案中的教学目标是指教学应达到的预期效果。

7、在事故现场需要移动伤员位置时,如果没有重伤员,不必标记伤员的原始位置。

A、正确

B、错误

答案:B

解释:标记原始位置是为了判断事故原因和其他情况作证据。

8、在交通事故现场需要移动伤员位置进行抢救时,应( )。

A、标记伤员的原始位置

B、只标记重伤员的原始位置

C、标记伤员移动前.后的位置

答案:C

解释:为了判断事故原因和其他情况作证据。

9、制动距离包括停车时反应距离和制动距离。

A、正确

B、错误

答案:A

解释:本题详情查看《机动车驾驶培训教练员》:制动距离包括停车时反映距离和制动距离。

10、对客车车厢内部进行安全检视的检查部位是___。( )

A、乘客座椅

B、车窗

C、安全门和车门

D、顶窗

答案:ABCD

解释:《机动车驾驶培训教练员从业资格培训教材》注明:对客车车厢内部进行安全检视的检查部位是乘客座椅、车窗、顶窗、安全门和车门。

教练员从业资格模拟考试(100题)
相关内容 玉溪考c1汽车教练证考试流程 临沂教练员从业资格证考试 景德镇教练员考试题库 中卫汽车教练证考试题库 达州教练员理论考试 株洲2025教练员理论考试题库